跳到主要內容

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Logo

訊息專區

  • 從玩音樂開始學程式  以跨域精神創造新火花--專訪輔仁大學林宜徵助理教授

    從玩音樂開始學程式 以跨域精神創造新火花--專訪輔仁大學林宜徵助理教授

    音樂和程式,看似天差地遠的兩個領域,竟能順利結合甚至碰撞出新時代的火花?輔仁大學音樂學系林宜徵助理教授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擔任兼任教師,開授「學程式玩音樂」課程,讓學生不分文、理組,都能運用程式能力來玩轉音樂。

    文組學生玩程式,跳脫思維發展創意

    「學程式玩音樂」,顧名思義即是用程式寫音樂。林宜徵老師表示,人文社會科學學生常對寫程式感到恐懼,「其實害怕多過於做不到。」因此她希望以相對有趣的音樂主題,開啟學生學習程式的第一步。

    一學期的課程,林老師手把手從基礎程式概念教起,課程前半段先讓學生熟悉資料型態,後半段才會開始製作2D遊戲、自動旋律產生器等作業。課程總共開了3次,從原先主要針對人文社會學系,後來更多資工系、電機系學生加入,修課學生都認為「很有趣」。

    不同科系學生進入同一班級,程度落差巨大曾讓林老師大傷腦筋。但她清楚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程式)」,在教學過程中逐步調整課堂標準,「(希望)讓九成五的學生都能跟得上。」而原先就具備寫程式技能的學生,因為課程涉及「聲音」,別具新鮮感和挑戰性,期末的專題作業不設限,也讓理工科系學生有發揮的空間。

    而跨領域學習,有時反而能激發出新的創意。林老師坦言,「人文社科的同學反而會發想很厲害的東西!」例如一組人文社科學生的期末作品「刻在你心底的旋律」,從人們對姓名產生的刻板印象作為出發點,發問卷調查各種英文名字帶給人的感受,例如:Wendy是溫柔的、Owen是陽光的……,然後再藉由問卷結果譜曲,只要在程式中輸入英文名字,就能得到一段專屬於那個名字的旋律。其後,人文社科學生的「刻在你心底的旋律」甚至在校內程式設計競賽中獲獎,讓林老師印象深刻。

    挑戰跨域學習,以實作克服恐懼

    為了讓多數學生都能在課程中習得程式設計的能力,林老師也在教學中嘗試化解學生對於程式的恐懼。她說:「(寫程式)跟練琴很像,技巧性的東西,一定要練習。」因此林老師特意將課堂架構精簡化,並在每堂課中安插5到8個實作,讓學生一步步學習。

    除了設計實作作業外,林老師觀察到學生即使遇到問題,也不願在課堂中發問。她為此改變以往課堂中「舉手」發問的形式,增加私下提問的渠道,課堂中講述外的時間在台下繞場,讓同學可以盡情私下發問,也鼓勵同學任何時間以電郵方式詢問程式課程問題,並每週改作業以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她表示,即使是再資深的工程師也會出錯,差別只在於職業工程師已有大量修正錯誤的經驗,「寫程式有80%都會出錯,但大部分錯誤可能只是打錯字而已。」因此林老師提醒學生必須保持耐心、不要害怕,要勇敢提出問題。

    而林老師之所以能依學生的狀態細緻的設計課程,正因為她曾有過同樣的經歷。她說:「程式不是我優先的天賦。」儘管外人眼中,她曾是安譜人工智慧音樂公司音樂研發長,創作了XR電影《潛入西拉雅》的作曲及音效、製作VR App音樂遊戲《次元穿梭》等作品,但事實上,林老師過去也沒想過自己未來會與「科技」打交道。

    林老師曾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作曲博士學位,此前學習的都是傳統音樂作曲。但一次偶然,她接觸到網路平台的程式設計課程,開始自學,學著學著反而寫出了程式設計興趣,於是嘗試與自身音樂專長結合,接著才得到進入科技音樂領域的機會。自己過去也和眼前的學生一樣,對程式、科技總一籌莫展,林老師笑道,「我很能理解(人文社科學生)的困難。」

    但也許正因林老師親自經歷了跨領域學習,她也強調:「自學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林老師的課堂裡,期末報告不用背程式碼、也可以上網找樣本參考,不論電影配樂、影像配樂等各種音樂形式不拘,讓學生擁有最大的發揮空間。她表示,不需要死記任何程式語言,因為科技會不斷更新,反倒要利用零碎時間尋找網路資源、與同學辦讀書會等方式,保持自學的習慣。

    從大學開始,力求與業界接軌

    資訊與程式設計技能,在科技發展快速的當代已是未來教育的趨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即108新課綱)也已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納入核心素養中。但學校的腳步是否能跟得上新浪潮?恐仍是場挑戰。

    林老師表示,「學程式玩音樂」自開課以來每學期都爆滿,學生對程式設計課程的需求很大,各校似乎也都浮現教師數量、教學資源是否充足等問題。另外,制度設計上也可以再有更周全的思考,林老師舉例,若她希望開設進階的程式設計課程,在通識教育課程制度下目前是無法做到的,因此如果學生程度較好或想再繼續上進階課程,恐需自行尋找校內其他資源。

    而林老師同樣也關注學生與業界之間的接軌。她坦言,音樂學院過去與產業較為脫鉤,例如在歐美盛行的音樂科技產業,在台灣幾乎仍未開始發展,利用AI製作音樂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論仍在教授傳統作曲方式的學院。但以她曾從事的業界角度而言,一個產業要能蓬勃發展,需要為此投入研究及培養人才的學院,而學生若認為能在學校學到業界所需的技能,也將更願意投入學習,形成良好循環。

    「學程式玩音樂」,不僅是讓學生獲得技能、做出作品,林老師表示,通過跨領域通識課,學音樂的人可以理解程式設計的邏輯,可以和程式設計工程師對話與溝通,工程師也能理解音樂人的思維,知道如何轉譯人文藝術,真實社會也正是由各式各樣的人才相互溝通、合作而成的。期盼在課堂過後,學生不只帶走程式設計的能力,更是讓學生學會「跨域精神」,保持開放心態,迎接更多挑戰。

    採訪.撰稿 / 陳子瑜

  • 臺師大學生開發Python創作分享平台,既能自動批改作業又能促進交流

    臺師大學生開發Python創作分享平台,既能自動批改作業又能促進交流

    因應AI時代的來臨,教育部成立「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希望能普及大學程式設計教育。由計畫團隊成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蔣宗哲副主任帶領的學生于子緯、莊博傑和盧昭華開發「Python創作分享平台」,除了可以自動批改與呈現程式設計課程的作業,也能讓學生交流彼此的創作思維,互相觀摩作品,進而提升學習動力。

     

    手工批改程式設計功課效率差  教授:要數位自己創!

    批改作業是一般課程中稀鬆平常的事情,但對於程式設計相關課程來說卻十分頭痛。就算使用一般數位學習平台,學生和教授仍需一來一往上傳下載作業,再進一步測試程式碼,耗費許多時間。

    于子緯、莊博傑和盧昭華大一時就注意到,系上許多課程作業都仰賴教學助理一一「手動」批改,相當沒有效率。他們於是詢問系上的紀博文老師,為何不建置自動批改作業的網頁或平台,沒想到,紀老師卻回應,「要用可以,那你們自己去做出來。」

    不過,三人沒有被紀老師提出的難題嚇住,反而拾起研讀資訊工程學的初衷,于子緯分享,「我們學程式設計,就是想要解決這種問題,希望以程式去自動化需要大量人工完成的任務。」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紛紛捲起袖子,從改良常見的Online Judge系統著手,設計符合紀老師需求的程式設計教學平台。

     

    獨創作品觀摩互動功能  盼促同儕交流進步

    幾個人的行動,很快引起蔣宗哲老師的注意,邀請他們加入「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一同開發程式設計教學平台。三人分別負責設計介面、系統和網路機器的程式,初版成品迅速在三個月後完成,並直接應用於蔣老師的課程中,藉此亦可以汲取老師和學生雙方的使用者回饋,有利於團隊滾動修改平台設計。

    不過這條路走得並沒有想像中順遂,于子緯指出,設計平台的初衷,是希望可以優化老師的教學體驗。因此,如何符合所有老師的需求,讓團隊苦惱許久。最終,他們將老師佈置的功課分為「測驗」和「主題」二種類型,前者可以自動批改並呈現學生輸入的程式碼,適用於較簡易的初階功課;後者可以搭配資料集呈現作品,讓學生學習使用程式碼分析數據、製作視覺化圖表等技巧。

    此外,在「主題」類型的作業中,由於每個人的思考邏輯不同,同樣的作業,所創作出來的程式可能也會有相異之處。因此,團隊認為,平台若能促進同學間交流自己的寫法,相信有助於學生進步。所以,團隊設計讓學生的作品不再只有老師可以審閱,同學間也可以互相觀摩,還能夠留言按愛心互動。

    一個班級討論完成不代表結束,考量到建置一個教材需要耗費許多心神,平台設計公開分享功能。若教師願意,可以在平台上公開課程,或使用他人設計的教材,減輕備課負擔。並且學生在平台中的一應表現,也會自動記錄,協助教師掌握學生學習進度,以作為評量標準。

    于子緯分享,有同學原本使用較複雜的程式語言創作,經過熱心同學留言指點後,發現更加簡潔的創作方式。如此,以往單向的學習流程,就會變成整個班級的「學習活動」。不過這樣開放的設計,也可能導致同學間互相抄襲作業。對此,團隊認為可以在平台中加入比對「程式相似度」的功能,以杜絕抄襲。

    「但這目前不是迫切需求。」于子緯指出,目前平台的問題,在於無法直接促進同學交流。未來,團隊可能會開發任務系統,老師將可以派發任務,要求學生在同學的作品底下互動分享心得等,落實在分享中學習的平台初衷。

    目前,平台已經開發完成,將於下個學期開始,邀請各大專校院的老師使用。團隊也將持續維運平台,未來希望能夠開放原始碼,讓各界使用。

     

    非本科也可學程式設計  莊博傑:結合專業增發展性

    AI時代讓程式設計成為相當熱門的技能,「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鼓勵非資訊科系學生學習程式設計,可以期待平台未來能協助更多的老師和學生。曾擔任系上大一程式設計課程教學助理的莊博傑就發現,課程有許多外系學生來修習。不過,就他觀察,外系同學可能覺得太難,棄修比例也較高。

    談起給非資訊科系學寫程式同學的建議,于子緯分享,資工系的知識很廣泛,除了程式設計,也有不少人專精於機器學習、區塊鏈等領域。因此,外系同學不一定要以擁有工程師水準自許,「其實現在有很多服務都和數位結合,像是數位支付、物聯網等,同學也可以成為一個能善用工具的人,或者善用數位工具去和自身的專業領域結合。」外系同學來修習資工系的課程,除了學習程式設計,于子緯認為,「更重要的,我想是培養軟體思維」。

    莊博傑則強調,「可以先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學程式設計,有目的才會帶來動機。」他表示,如果對自己的專業很有熱情,可以思考如何在其中結合程式設計技巧,例如美術專業的學生,也許能嘗試研究自動化的程式生成藝術,應用在最近很流行的NFT中。

    誠如「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總計畫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李蔡彥教授於聯合新聞網受訪時提到的想法(聯合新聞網/《評鑑》雙月刊第93期),培養學生運算思維及鼓勵非資訊科系學生接觸程式設計,不見得學生將來在職場上都要寫程式,而是希望學生具備與程式設計師溝通的能力、具備如何讓資訊科技協助產業轉型的想像。目前非常缺乏既懂得資訊科技又懂得各個不同專業領域,能在產業界做數位轉型的人才,所以藉由程式設計培養非資訊科系學生成為跨領域人才,將來這些人才投入產業界的時候,才會擴展整個產業未來發展的想像空間。

     

    採訪.撰稿 / 阮珮慈

  • 以運算思維啟動不一樣的設計思考──專訪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林楚卿副教授

    以運算思維啟動不一樣的設計思考──專訪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林楚卿副教授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你要開始才能很厲害。」用這句話來概括林楚卿老師的程式設計教學,再貼切不過。林老師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建築組,2007年拿到博士學位後,隔年到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任教,為了系上與機械系的合作學程,才開始在課程中邊教邊學寫程式。「我第一次在課堂裡安排程式設計的內容,是在創作課,不是程式設計課。那時候我自己還沒那麼會,就請我學長來用工作坊的方式教,他一邊教,我一邊學。」因教而學,邊學邊教,從第一年就嚷著「不想教了」的林老師,一不小心就教了14年。

     

    以應用為目標,簡單上手是王道

    在藝設系教程式設計,林老師很清楚,「創作」才是目標,重點不是要學生變成爐火純青的工程師,重點是打開學生的想像力,把程式設計「應用」到創作之中,「學生的創意跑出來以後,他就會問『老師我想要用顏色辨識,可以嗎?』、『我要它動起來可以嗎?』當有需求,就有學習意願,就不會抗拒。」從一開始在創作課裡融入程式教學,到後來正式開設互動設計課,林老師的教學次序從「主題」開始玩,「前八週每週一個主題,這一週玩光線,下一週玩聲音,這一週玩一下觸碰……」林老師在學期前半就先把主題通通拋出來,一邊刺激學生思考與創作的連結,一邊逼著學生把技術學會。一次這麼多,會不會擔心學生無法吸收?林老師看得很開:「後半段就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了,我就當成你會了,後面請你給我一個專案。我會讓學生倆倆一組,提出期末計畫,然後操作。」

     

    也有學生會覺得這種主題導向的方式不夠紮實:「老師你的程式設計課很不像程式設計課,一般都要從Hello World開始,然後開始一行一行寫,寫到很後面我們才會用。為什麼你第一堂就叫我用,我就還不會啊?」林老師的答案是:「我是以應用為主,如果我都要把技術全部詳細教完了,但學生卻對於如何應用一點想法也沒有,那他就真的不會用。所以我不如反過來,跟學生說有這個技術,你想想看可以怎麼用。當他用多了,自然會去鑽研。」在教材與工具的選擇上,林老師也不往太過專精的方向鑽,既然目的是應用,那反而是找一些簡單、容易上手的工具,才能有效達成目標,「而且是越來越簡單,就是你只要不要讓學生一行一行寫,他都會很愛你,藝設系啦!」

     

    潛移默化,創造新的設計思考

    比起擔心學生學不會技術,林老師更怕的是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甚至是排斥與抗拒。106學年度開始,學校規定所有大一學生都要學寫程式,程式設計課從選修變成必修,林老師的課堂上開始出現抗拒的聲音:「那種感覺……不是踢館,而是來抗拒你的:『我就是不想要這件事情,是你們逼我的。』每班50個學生裡面,總是會遇到一兩個這樣的同學,他還沒有辦法打開心胸去接受他可以學的東西。」這些抗拒的聲音讓林老師氣餒,但同時又有另一種聲音鼓勵著她繼續下去:「也有學生說:『老師,我大一進來的時候,我以為我是來畫畫的,卻莫名其妙學會了寫程式,然後莫名其妙學會了電子電路控制板,然後我學會怎麼讓東西動起來,然後莫名其妙……我進入了互動設計界的領域。』他說自己想都沒想過,然後我說『你是後悔呢?還是覺得還好?』同學說:『我覺得很讚。』我就覺得好感動。」

     

    教設計人學程式,除了工具應用上的新刺激,林老師也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算思維是很邏輯性的,所以其實在設計思考這一部分,自然而然他會習慣用比較有邏輯的敘述,講出他的創意。譬如說,你想要你的作品拿起來之後會有反應,那怎麼拿?可能裡面會有一個偵測行為,對應到作品裡面要放感測器之類的硬體,這時已經往運算思維那邊去了。」對林老師而言,只有「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是不夠的,她一直在尋找未來跨領域人才需要的新思考模式,「我現在還沒有辦法把它定義成什麼思考模式,只能說design thinking跟computational thinking (運算思維)之間,而且是非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說我要邏輯的時候我就寫程式,然後要做創意的時候我做創作。」

     

    該怎麼做到「融合」?林老師的方法是「潛移默化」,讓學生不知不覺的習慣運算思維的存在,「想辦法在所有的練習裡面,都加入學生不熟悉的運算思維。其實學生就會慢慢的覺得,他在做自己的本科、最核心的「設計」,可是不知不覺中,他用的東西其實都是運算思維的,裡面有程式、電子電路、晶片等,他都用上了,可是他卻還不知道說,他其實已經在處理兩種不同的思維。」

     

    帶學生走向未來的光亮之地

    到底是什麼動力,讓林老師即使每年都嚷嚷著要辭職,卻還是這樣持續教了14年?「我也不知道,我還沒走到光亮的那個地方,還在氣餒,還在孤單中。」無意間透露,她相信「光亮的那個地方」,不是不存在,只是「還沒走到」。或許因為林老師自身的學習歷程使然,「我覺得老師要教學生未來會用到的能力,而不是他以前就具備的能力。我會這樣講,是我自己的感覺,我很謝謝我的老師,他當年在教我們數位建築也是很孤單的。所有的建築系沒有人在教這個,我們是非常怪的一群,被人家說你們做這個要幹嘛,全部人都覺得我們超怪的,都不知道我們在幹嘛,然後我們就覺得,到底我們在幹嘛?為什麼人家都這樣看我?也很緊張,老師也不會告訴你說,這是你未來的功力,他也沒有這樣告訴你,他可能只是比較早就看到未來。」

     

    期許自己能為學生多打開一扇窗,林老師帶領學生運用運算思維創造新世代的設計思考。至於程式設計,現在還學不會沒關係,能夠不排斥甚至開始喜歡,就夠了。「每次學生跟我說:『我本來都很討厭這件事情,然後現在開始喜歡它了。』我就很感動很感動很感動,就這樣,這麼簡單,就可以了。」

    (整理/曾令愉)

     

    林楚卿老師專訪影片:在程式教育的路上  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 在程式學習裡練就「撞牆力」──專訪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江玥慧助理教授

    在程式學習裡練就「撞牆力」──專訪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江玥慧助理教授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助理教授江玥慧老師回憶起107學年度第一次開自然科學領域通識課程「程式設計概論」的經驗,語氣裡仍掩不住興奮:「那一年修課的學生,有很多人是真的喜歡,而且很清楚自己是要投入寫程式這件事,所以也很願意接受挑戰。」以往外系學生修不到的程式設計課程,終於變成通識,第一時間搶著修的都是有志之士,加上各系所學生不同創意碰撞火花,讓老師也是新鮮感與成就感滿滿。然而,常態開課後,班上漸漸出現為填補通識學分而來的同學,當老師滿腔熱血,學生卻只想要又甜又涼的學分……真正的挑戰,正要開始。

    不甜不涼,痛快撞牆
    「我不想規避這些不同,因為我們就是不一樣,可是這些不同也有可能變成一個轉機。」江老師認為,在教學場景裡,老師與學生互為主體,不管是看待寫程式或面對通識學分的態度,雙方是互相影響、共同建構學習經驗的。她不願意因學生的態度便妥協為甜涼學分,而是帶著學生「撞牆」,「我的課程設計的準則是,你可以不是最厲害的,但是你一定要有意願動手做,只要願意練習,都可以從我這邊拿到分數。」

    不妥協為甜涼課,很大原因是江老師看見了學生自己沒意識到的職涯之牆。在教育部108課綱的結構下,明(111)年起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在入學前即已具備程式設計的基礎,甚至可能很小就接觸寫程式,江老師舉例,她自己使用的程式工具,念小學六年級的外甥已經在學了。所以,從學生的立場來看,已出社會一段時間的學長姐們多少已培養程式能力,而後面追來的學弟妹們早已熟悉程式設計,而現在在學的大學生,很可能會是「斷層」的一群。然而,這些「危機感」對於還在校的同學來說仍很模糊,難以轉換為學習動力,於是江老師更堅持不能放鬆寫程式的要求,持續給學生牆、更陪學生撞牆,「如果學生願意,我會在課堂中提供那樣子的學習活動,引導他嘗試。所有的嘗試都不會一次到位,在學校的好處就是它有一定的容錯度。」

    不只學程式,也學溝通
    除了看見程式語言能力在未來的必要性,江老師也在程式教學裡實踐她對於「通識課」的想法。「在什麼時候,你可以看到不同領域的人怎麼樣看待世界的方式,怎麼樣解決問題的不一樣的角度?只有透過通識課。」通識教學場域的一大特質,是學生來自多元領域,因此江老師想培養學生「跨」領域,不只是資訊科技,而是其他各院系不同學生所關心的問題與思考方法。「假如你是商學院的學生,你可以藉著這門課看見文學院的同學、社科院的同學,你可以看到他們心目中哪些問題是值得解決的。」所以,江老師對這門課的定位,不是要把學生變成工程師,而是希望提供一個跨領域窗口:「通識課如果不做這個,什麼課做呢?」

    看見不同領域關心的問題之外,江老師也帶著學生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在她的課堂上,各組同學要練習出題,並且交換給別組解題,再彼此觀摩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只是學會思考如何有效的成立問題,更要跳出自己的問題框架去解別人的問題。有趣的是,出題組與解答組想出來的答案,常常完全是不同的事情。江老師笑說,她自身做了多年的系統開發,深知需求端與程式開發端的所思所想本來就很常兜不在一起,所以她也期待讓學生在這過程裡練習去對話與理解他人,並且把原非自身熟悉領域的主題,轉化理解後變成自己可以寫程式來對應。

    學習與「error」共處
    除了練習動手做及跨域對話,江老師也陪著學生與「error」共處。「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體制中,有一樣東西把我們框住──就是我們其實很不喜歡看到error,很不喜歡犯錯,覺得error就是一個否定。可是,在學程式的過程中,error會反復出現,而且它出現越多,表示你練習越多,你會進步得越多。」江老師說,這個過程會一再顛覆學生習以為常的「好」的學習模式:「在學生心目中,好的學習應該是一步到位、一定100分,可是偏偏學寫程式過程中,如果真的花苦工去學,反而有很多時間是卡關的。」江老師觀察到,很多同學一看到error message,就會直覺的抗拒,「一看到就把它按掉,把它關掉。」此時,她會與學生溝通:「那個錯誤資訊不是在否定我們。」電腦是一板一眼的東西,它沒有辦法像人有這麼大的彈性空間去「腦補」資訊,所以跟電腦溝通必須很精準,「error message」就是電腦給出來的溝通提示:「我以為你的錯誤是什麼,我可以告訴你我誤解的地方在哪裡,然後你要不要修正一下,來告訴我你想要叫我做什麼?」在這個「與電腦溝通」的過程中,學生也能練習打破「不能看到紅字」的這件事,去包容並且用比較正面的角度去看待「error」的意義。

    程式設計課的下一步
    在江老師心目中,沒有完美的程式設計通識課,每一次的課程都需要因應學生而調整。除了在每次課後花5分鐘時間寫下自己在課堂上的觀察,以及參與各種教師社群分享也觀摩他人教學經驗之外,江老師心中一直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這堂課要教的學生,以後不是要當工程師。」以現階段來說,這類的普及性程式課關注的是「寫程式可以做什麼?」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相關能力,江老師希望能將重心轉移到程式設計「應該做什麼」。尤其,接下來108課綱的學生入學之後,在擁有程式設計基礎能力的條件下,對他們來說,最挑戰的也許已經不是學寫程式本身,甚至學生自己可能也很清楚,寫程式可以做到什麼,因此,江老師已經開始思考,「我們可能要幫助學生的是,引導他們去判斷:我會寫程式,但是我應該拿它來做什麼?不應該拿它來做什麼?」

    可以預測,江老師的這門「程式設計概論」永遠不甜不涼,永遠有牆可撞,也永遠會有破牆而出的壯闊在前方。

    (文字整理/曾令愉)

    江玥慧老師專訪影片:在程式教育的路上  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 DEMO X 策展平台開放使用 & 展示影片上線<BR><BR>

    DEMO X 策展平台開放使用 & 展示影片上線

    DEMO X 策展平台開放使用,DEMO X 展示影片也上線了,
    歡迎大家一起透過影片了解如何使用DEMO X來策展。
    影片請點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SevPKnT78/

    不論是競賽需要一個展示平台,
    或是課堂需要同學相互觀摩互評,
    DEMO X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DEMO X 策展平台特色:
    專題作品策展:以策展形式達到作品互相觀摩與交流
    便捷與多元組件:作品以 Youtube、Google 投影片、PDF及網頁等組件呈現
    多層次分享模式:作品展示可彈性設定公開分享、僅團體內分享或隱藏

    DEMO X官網: https://demox.tw
    使用說明: https://hackmd.io/@bitify/demox

    如有相關問題,請逕洽承辦人員:
    陳品宏先生(電話:04-2451-7250轉3788,電郵:pinhchen@mail.fcu.edu.tw)
    李光燿先生(電話:04-2451-7250轉3782,電郵:guli@mail.fcu.edu.tw)

  • 全國大專逾57萬人次修過程式設計     非本科生強占9成

    全國大專逾57萬人次修過程式設計 非本科生強占9成


    聯合報 / 記者潘乃欣/台北即時報導

    文科生瘋學程式設計。本報今天取得教育部最新統計,109學年全國57萬6574人次的大學學士班學生修過程式設計,占比逾6成創新高,其中有9成為非資訊本科生。台北大學、元智大學等校更將程式設計列為全校必修。學生團體指出,職場趨勢是學生修課意願提升的主因,但他們不支持各校改列必修來限縮選課自由。

    教育部2018年起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修習程式設計的大學生人數從31%逐年提升為60%以上。此計畫鼓勵大專校院有系統推動程式設計課程,如元智大學多年前即喊出「新雙語政策」,一舉將基礎程式設計列為大學部必修。台北大學今年起跟進,110學年起的大學部新生都必修程式設計相關課程。

    台灣師範大學106學年起擴大開設「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通識課程,鼓勵全校學生選修。校方統計,4年來共4155人次修習,非理工科系修課比率已從37%逐年提升為65%。該校非理工科系包括教育、管理、語文等人文社會科系。

    「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協同主持人、台灣師範大學副校長李忠謀說,既有的大學資訊教師不一定能顧及全校學生,計畫研發逾50種課程模組,還出版「貓都學得會的運算思維」等教科書與示範課程,培訓本科教師教非本科生,也鼓勵非本科教師將資訊融入教學。

    教育部高教司進一步指出,除委託政治大學辦理此計畫,協助發展相關教材與資源,也鼓勵跨校間資源共享、增加教師社群,並定期辦理coding 101學生競賽來提升學習意願。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說,跨領域人才在當前就業市場受歡迎,自然有許多學生樂於跨領域修習程式設計課程。但他認為教育部應鼓勵學生結合跨領域,而非增加必修來加重學生負擔。

    台灣學生聯合會高教委員會主委黃彥誠也提到,他不贊成將程式設計列為必修或畢業門檻,若想鼓勵學生學習,應增加課程的品質與實用性,或是開設相關學分學程,吸引學生主動修習。

    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提供

  • DEMO X策展平台上線 ‧ 歡迎成為策展人

    DEMO X策展平台上線 ‧ 歡迎成為策展人


    教育部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之共通性需求工作小組,建置DEMO X策展平台,無償提供各界使用,可作為程式作品展示與觀摩之平台,亦適宜作為教師程式設計課程教學之應用,歡迎踴躍使用。

    本策展平台特色:
    (一)專題作品策展:教師建立策展以供展示學生作品,利於團體內或大眾觀摩與交流,激發創新與創意。
    (二)便捷與多元組件:支援各作品以Youtube、Google投影片、PDF及網頁等組件呈現。
    (三)多層次分享模式:作品展示可設定為隱藏、僅團體內分享、公開分享等多種模式,利於不同時機點的討論與分享,可先於團體內分享,接受教師指導及同儕回饋,最終公開成果與大眾分享。

    本策展平台效益:
    學習程式的過程中,透過專題製作以精進程式語言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作品的展覽與相互觀摩可以激發設計者的想像力、交流挖掘與解決問題的技巧,也可以了解程式語言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各校雖有良好的學習數位系統,提供作業繳交與評分方面強大功能,然就目前所知在專題策展與分享的功能恐有限,特別是在跨校的分享方面,為此,特別開發本平台協助作品的分享與交流。目前平台上已有部分作品,歡迎參考使用。

    DEMO X官網: https://demox.tw
    使用說明: https://hackmd.io/@bitify/demox

    聯絡人:
    如有相關問題,請逕洽承辦人員:陳品宏先生(電話: 04-2451-7250轉3788,電郵:pinhchen@mail.fcu.edu.tw )、李光燿先生(電話:04-2451-7250轉3782,電郵:guli@mail.fcu.edu.tw)

  • 2021「Coding 101程式設計競賽」決賽頒獎 初學者跨域應用成果驚艷

    2021「Coding 101程式設計競賽」決賽頒獎 初學者跨域應用成果驚艷

    採訪/吳曼榕

    因應AI時代的來臨,教育部成立「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育的普及化,尤其鼓勵非資訊科系學生學習程式設計。為了提升跨領域學生之學習動機,該計畫舉辦初學者專屬的程式設計競賽「Coding 101」,希望藉由競賽促進學生之間彼此觀摩專題作品、提升學習程式設計之興趣。

    第二屆「Coding 101程式設計競賽」於110年3月13日在國立台灣大學舉行決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18支優秀隊伍入圍,於現場展示專題作品並進行簡報,最後頒發出金、銀、銅獎各1隊、專業應用獎2隊、創新應用獎3隊和最佳人氣獎3隊,共9支隊伍獲獎。

    軟體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時代已經來臨,為了因應未來產業變化及創新需求,程式設計的跨領域應用已是所有大學生的必備技能。「Coding 101」是國內第一個專門為非資訊科系學生舉辦的初學者程式設計競賽,提供跨領域學習程式設計的大學生一個舞台,除限定參賽者為非資訊科系學生以外,也規定要是最近修習程式入門課程,確保參賽者都是初學者,具有相近的程度。

    本屆「Coding 101」在初賽階段即吸引來自全國27間大專院校共119支隊伍參賽,創下隊伍數量新高,競爭十分激烈,這也顯示越來越多大學生在學習程式設計,並對應用程式設計解決問題具有興趣。入圍決賽的作品相當多元,主題包含挑選餐廳、醫學影像、比特幣、英文學習、紓壓、性向測驗、熱量控制、農產品銷售等,最後得獎的隊伍在應用性、創意性、完整性和挑戰性上表現突出,得獎實至名歸。

    此外,這次賽制首次新增「最佳人氣獎」,由決賽隊伍於現場投票選出心目中最棒的作品,不但能促進學生重視攤位的解說和展示,同時也鼓勵同學之間互相觀摩交流,甚至促成未來跨校組隊參賽的機會。

    冠軍隊伍來自國立台灣大學的「EATender約食神器」,以LINE應用程式解決聚餐時找餐廳和決定時間的麻煩,將所有餐廳整合至單一連結,以「滑動式刪去法」避免選擇障礙,接著讓使用者點選有空的時段,程式會自動統計最多人有空的時段。該應用程式已經在LINE上線開放使用,完成度相當高。

    「EATender約食神器」成員來自生傳系、戲劇系、財金系和農經系,隊長鄭鈞瀚表示:「我們這隊5個人來自4個不同科系,我們多元性很廣,因為科系不一樣,生活環境也不一樣,在討論過程中就會有很棒的激盪和不同的想法。」評審國立嘉義大學張宏義教授也肯定跨領域的多元價值:「跨領域的團隊激起的火花是更大的,不同領域的人可能會把作品做得更完整、想得更透徹,這是我今天得到最大的心得。」

    作為初心者的程式設計競賽,「Coding 101」除了展現出跨領域合作的優勢,也讓大家看到不同於資工領域的特色。評審團主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馬尚彬教授指出:「相較純資訊或純工程類的學生,反而是其他科系的學生在做現場展示和內容說明上表現得滿好的。再來是在各個不同領域的相關服務和應用的構思上,可以跳脫一般工程人的思考。」

    主辦單位逢甲大學薛念林教授表示:「最重要的是看到大家的熱情,可能我們在資工系教久了,比較少看到資工系那種眼睛發亮的表情。今天在台下聽簡報的時候,看到一些隊伍是自己本身有別系的專業領域,然後初學程式語言的那種興奮感,還熬夜去把作品做得很完善,我覺得是最感動的地方。」

    參加比賽是一個開始,程式設計的學習之路永無止境,馬尚彬教授勉勵初學者:「希望大家能夠秉持這次寫程式的熱情,對程式的熱愛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 培力資訊國力 6成大專生修過程式設計課程

    培力資訊國力 6成大專生修過程式設計課程

    聯合報 / 記者章凱閎/台北即時報導

    數位時代來臨,教育部挹注各大學開設程式設計課程,2年來,修過程式設計課程學生的比率從31%,已提升至今達60%,比原定目標更好。

    且根據108學年下學期的最新統計資料,非資訊領域學生中,也有53%修過程式設計相關課程,人數首次突破40萬人,顯示運算思維或程式設計已成為不分文理組、不分領域的共同素養。

    為厚植我國資訊國力,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從2018年委託政大等13所學校成立「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協助各大專校院達到50%以上學生修讀過程式設計相關課程的目標。計畫執行至今已超過2年,預計7月14日在國立政治大學舉辦成果發表會。

    計畫主持人政大教授李蔡彥表示,過去2年可以看到許多學校愈來愈重視程式設計教育,例如元智大學的「新雙語政策」,將基礎程式設計課程列為大學部必修;東海大學發展PBL議題導向的課程,並開發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流程圖工具;輔仁大學推展程式設計融入現有專業課程中,達到提高動機與跨域學習的目的。

    推動計畫辦公室在發展過程中扮演教材開發、資源整合與輔導培力的角色,已有豐碩成果。同時,計畫也為教授非資訊領域程式設計課程的教師成立專業社群,提供教師交流及分享教學經驗的管道,共舉辦超過45場的交流會、工作坊和成果發表會等活動,吸引全國超過90%的大專院校參與。


    各大媒體報導:
    教育部
    https://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90774906111B0527&sms=F0EAFEB716DE7FFA&s=03810B78E5BE8F8E
    中天
    https://gotv.ctitv.com.tw/2020/06/1319403.htm
    中時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628002264-260405?ctrack=mo_main_rtime_p06&chdtv
    工商時報
    https://m.ctee.com.tw/livenews/ch/chinatimes/20200628002264-260405

  • 【人物專訪】AI時代的斜槓人生從程式教育開始——廣達董事長 林百里

    【人物專訪】AI時代的斜槓人生從程式教育開始——廣達董事長 林百里

    特別感謝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生抽空接受訪談。林董事長受訪時表示現今是AI時代,無論是企業及教育都需要翻轉。因此AI及生活的結合需要程式,如何把專業知識變成AI的解決方案并應用到工作及事業上,將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學問。當然,程式設計將是基本功。 完整影片可到成果展現的活動影音查詢,或點取以下鏈接: https://youtu.be/q60TkcEFv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