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Logo

訊息專區

成為數位時代的「溝通者」--非資訊領域學生的程式學習經驗分享

「我們教非資訊領域的學生程式設計,著重的是培養哪一種人才?是使用者?研發者?或者介於二者之間的溝通者?」為厚植數位資訊國力,教育部自107學年度起成立「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從課程面、制度面、師資面等,全方位打造程式教育普及化的學習環境,讓非資訊科系大學生也能修習相關課程,具備運算思維與基礎程式設計能力。計畫推動至今4年,全國已有72%大學生修過程式設計相關課程,而學生能力培育的目的與定位,一直是參與相關教學的老師們關心的問題。

「我們教非資訊科技領域的學生學程式設計,是希望他們變成一個更好的溝通者。」關於這個問題,來自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吳志康副教授兼系主任,分享今年(111)3月22日在「大學程式設計教學經驗交流會—民生&法律領域」會中,與會老師分組討論的結果,「所謂好的溝通者,是可以跟工程師溝通,了解工程師的語彙,了解工程師的思維方式,能擁有良好溝通的過程。」

 

擁有「與工程師溝通」的能力

「與工程師溝通」這項需求,許多人在大學畢業後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畢業校友、現任宏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行銷事業群金融業務事業部的陳盈彣業務主任,分享自身轉換職涯跑道的經驗--畢業後在觀光業工作了5年,想趁年輕跳脫舒適圈,於是轉入資訊科技公司做業務、販售軟體、硬體、系統整合開發等資訊產品。他提到自己大學時除了必修的計算機概論,並沒有修習過程式設計相關課程,「資訊業做行銷業務,必須與工程師溝通,工程師比較直線且重邏輯思考,語言很專業,剛開始我聽不太懂工程師說的話,很難與工程師溝通,挫折中、經驗中學習,努力找到方法溝通。」

其實,不只是資訊工作者需與工程師溝通,當今人們身處5G與AIoT智慧聯網(AI+IoT)的環境,生活離不開科技,各行各業都應具備以科技思維尋求解方的能力。高科大觀光系吳志康老師原本在系上教英文,當上系主任後,認同程式設計教育的重要性,於是自學程式語言,開授相關課程。他常與學生分享自己與工程師溝通的「昂貴」經驗:「我以前經營餐廳時不懂科技,買了一台電腦化的收銀機,每次跟維修工程師溝通都產生很大問題。美國的工程師是從出門開始計費的,可是我沒辦法處理那台收銀機,電話又講不清楚,他講的是工程師的語言,我講的是餐廳老闆的語言,我們雞同鴨講。如果我能夠了解他的語言,用他的術語去跟他談我想要完成的事,會很有幫助。」而這也成為吳志康老師教學程式設計的目的:「希望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如何去找到適合的科技,來解決我現在的問題。」

 

給指令、找錯的過程,練習「把事情想清楚」

吳老師當年「收銀機」的小故事,確實符合不少同學學習程式設計的動力。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的林同學是吳老師課程的學生之一,她對於學程式設計的想法也是如此:「其實學程式不一定是自己去設計,很多系統例如POS(Point of Sale System,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多是由工程師設定,但我們如果瞭解這方面的話,比較好跟工程師溝通,設計我們想要的東西,也節省中間的時間成本。」

林同學修程式設計課的動機,是她106年大二去新加坡實習時,看到當地商家運用電子化服務如自動結帳、備品機器人等,感到相當新奇,也發現平板點餐的一些問題,激起想要自己做菜單系統的動力。在學習APP Inventor製作時,她發現其中最關鍵的是釐清菜單本身的內容與排序,「要先思考菜單要有什麼、怎麼排序。排序如果錯的話,它是沒有辦法執行這個動作的。」想要的菜色有哪些?要怎麼呈現才比較簡明清晰?林同學說,當她設計完菜單再回頭學習APP Inventor,更了解其處理模式,「只要一個小地方不對,程式就沒有辦法運作,要慢慢調整,找出哪個部分出問題,然後修正。」

為了給電腦正確的指令,思考內容必須清晰不含糊。在這釐清思緒、尋找問題的過程中,林同學也驚喜的發現,「我覺得學程式讓我的邏輯思考,有進步!也增進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程式,得到新的觀看世界的方式

在學程式的過程中覺得自己邏輯變好的,不只林同學一人。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的翁同學,畢業後重回系上學習程式設計,她笑說動機來自對「後浪」的恐慌,「學程式設計已經是一個沒辦法抵擋的趨勢,當我發現學弟妹『哇,他們現在大一必修是程式設計!』的時候,覺得很恐慌,我以前都沒有學,但這是一個時代的必然吧,所以我覺得要開始認識、學會運用這些新工具。」

翁同學說,從課堂上的小練習,她發現程式設計的邏輯可以幫助她有效率整理資料,「老師讓我們寫一點短短的程式,去排列哪個字排在前面、哪個字排後面;或者是一個英文單字,想要挑出第六個字母是什麼,以前我只會用人工的方式算,但現在知道居然可以寫程式找出來,未來也許我可以找出一整篇文章。」於是她開始想像,程式設計能幫她做到什麼事情,「我試著把程式設計邏輯套用在更多地方,例如把Python的一些概念譬如排除、迴圈用在Excel,幫助我很快速的處理一批需要的資料,那時候覺得,哇,我還不會寫程式,但是我可以用這個邏輯幫到我自己了!」

透過程式設計的邏輯處理事情,翁同學說,很多東西不但更清楚、更快,她更發現自己看事情的邏輯改變了,「我覺得這是非常明顯的感覺,例如看到別人做的資料庫,就會思考其背後的作法與邏輯。這些東西也許不是我自己去做,但是我可以跟工程師溝通,或者去提案。」這也使她跳脫對於程式設計的想像,「以前對程式設計的想像比較扁平,就是工程師一板一眼的坐在電腦前面。但是我現在反而覺得這些數字、程式邏輯、公式,背後其實非常有趣,而且可以與人文結合,相輔相成。」

受人文科學訓練出身的翁同學,也從程式設計中得到新的觀看文本的方式。修完程式設計課後,她報考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語言學碩士班的語言科技組,第一學期的專案是探討《紅樓夢》裡「吃」的動詞使用狀況,「吃這個動詞,可能搭配吃飯、吃茶、吃藥,各式各樣食物或藥品,我們把它整理成一個表格,觀察文本中的使用頻率與情形。那就能找出整本《紅樓夢》真正的藥罐子是誰?誰是喝最多酒的人?誰吃最多奇特食物?」當改變了觀看文本的邏輯時,翁同學說,「常常會有一些新的念頭蹦出來,我覺得這是認識數位人文後,給我最大的改變。」

而前文提到的吳志康老師,他也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到,學生的表達能力變強了,而且思緒更清晰,「在談話過程中,講話開始有層次,先做鋪陳,然後表達重點,最後有結論。」而學生在面對問題時,「他不再恐懼,會去試各式各樣的方法,從中找到一個解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在當下可以把這個問題解決,讓它順暢的進行下去,完成任務;他的思維的彈性增加了。」

「變成一個更好的溝通者」,不只是與電腦工程師溝通,也是與整個世界的溝通方式。而在程式設計學習的世界裡,啟動「溝通」的鑰匙,或許不只是那些科技的專業知識與術語,而是隱藏在腦袋瓜裡的新念頭、新視角、新邏輯,反覆偵測問題、不害怕錯誤的心態,以及對事物本質的思考能力。

 

(整理撰文/曾令愉)